强势回暖,强劲复苏 兔年新春5.6万人次参观地震纪念馆

发布日期:2023-01-28 15:35   来源: 作者:景科凤 阅读次数:557 
字体:
分享:

兔年新春、年味浓郁,游人接踵而至,5·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重现观众“排长队、打拥堂”场景。根据全省文博场所红外监测系统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地震纪念馆累计接待社会公众5.6万人次,同比增长24.09%,恢复到2019年春节的80.13%。


地震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在岗、热情服务,开放接待工作安全、有序。游客调查满意度高、体验感好,90分钟单场网络直播流量突破60万,创历史新高,未发生安全事故和游客投诉,实现兔年开门红。


一、春节年味浓、人气旺


NeoImage_副本_副本_副本.jpg


2023年春节假期,地震纪念馆累计接待社会公众55982人次(其中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27775人次,地震纪念馆主馆18528人次,副馆科普体验馆5014人次,唐家山堰塞湖遗迹4485人次,沙坝断层遗址180人次),比2022年春节增加1.1万人次,恢复至2019年春节接待观众总量八成以上。1月25日(大年初四),天气晴好,出现单日人流最高峰10417人次。


到馆参观的社会公众主要来自成都、德阳、广元、遂宁等周边城市,占总观众量的39.32%。省外社会公众相较于同期也略有增加,占总观众量的29.73%,市内观众占总观众量的30.95%。出行方式以自驾游为主,占85.38%,另有11.28%的观众乘坐公共交通,3.34%的观众选择其他方式到馆参观。参观纪念馆的频率呈现上升趋势,首次到馆人数占79.30%,2次以上到馆人数占20.70%。


二、节前准备全,服务优


(一)精心筹备,营造浓烈氛围。为安全有序迎接春节长假,全方位保障社会公众参观参与。一是组织开展节前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。物业公司修剪草坪和绿化、清理周边道路及维护祭奠纪念设施,单位员工开展环境综合大整治党员(青年)志愿者服务活动。二是馆领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大排查,对纪念馆设备设施、老县城纪念场所、参观步道等作了重点排查,全力做好安全度节工作。三是更换了老县城、纪念馆周边标识标牌,营造庄严、肃穆、祥和的节日氛围。四是在纪念馆广场设置春节活动的主题背景墙,纪念馆入口设置年味喷绘画、绿植悬挂红灯笼、草坪布置兔年吉祥物、落地牌等,营造浓烈年味氛围。


(二)以人为本,完善服务设施。一是为更好服务广大游客群众,在纪念馆广场、大酒店遗址、三中心停车场等地设置党员志愿服务点,安排落实志愿者引导公众有序参观、发放相关资料。二是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增加移动卫生间,解决老县城卫生间缺失问题。三是全面检查老县城、纪念馆特殊人群服务设施,修缮部分损坏的设施,据统计,春节假期累计为40余名老年人、小孩及残障人士提供免费服务。四是在纪念馆前台、纪念馆广场、三中心停车场、老县城部分路段提供热水、问询等服务,针对以往游客提出的没有饮食的情况,分别在纪念馆广场、鲜花小屋、烟草局旁设置小卖铺,为游客提供服务。五是重新对老县城地震遗址参观步道进行修葺,方便社会公众乘坐电瓶车参观地震遗址。


(三)免费讲解,提供优质服务。2022年5·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建设了智慧导览系统,补充完善地震纪念馆讲解服务体系,在地震纪念馆官网、微信公众号提供免费的中英文导览服务,春节假期累计为3217名社会公众提供了导览服务,受到社会公众的好评。春节期间,每天视情况增加1-3场免费讲解,社会公众对我们提供的免费讲解服务非常满意,纷纷表示在听完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后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,感动又振奋。同时,为丰富讲解内容,在原有讲解词的基础上,增加了更多的文物故事和防灾减灾知识,让社会公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,还能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。一位来自西安的社会公众说:“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地震当中的感人故事,其中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母亲为了活下来照顾自己儿子,用锯子自己锯断骨头,剪断肉筋最后活下来的事情,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人强大的求生力量。”一位来自新疆的初中学生说:“坚强的灾区人民,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你们依然坚强,没有被困难吓倒,祝愿你们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!”


三、系列活动多、体验好


12.jpg


(一)增加体验,策划系列活动。一是策划“小小讲解员”志愿讲解活动,累计有纪念馆18名在册“小小讲解员”参与讲解活动,平均每人每天开展4次志愿讲解服务,用一个个鲜明的故事,向社会公众讲述那段伟大的抗震救灾、灾后重建的历史,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。二是策划了社会公众签名活动,在纪念馆尾厅签名台处设置专门的岗位,收集游客的留言近千条。如“带家里老人来参观,在纪念馆里借用了轮椅,非常人性化。”“看了山川永纪的陈展,感触很多,希望灾区越来越好,大家一起加油,祖国万岁!”等等。三是开展地震科普知识“挑战答题王”春节主题活动,近千名社会公众参与答题活动,发放新春礼包、科普读物及科普宣传资料2.1万份。四是举办“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强国复兴有我”—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光辉历程临展,对党的一大至十九大精心梳理呈现,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辉煌之路。五是组织开展游客调查活动。落实专人每天在尾厅负责游客调查工作,200多名游客参加此次活动,超过96%的社会公众对地震纪念馆工作感到满意。


13.jpg


(二)聚焦网络,直播取得新突破。春节期间,地震纪念馆累计开展三场线上直播活动,微信视频号、抖音号有近70万人在线观看,老县城遗址区单场网络直播热度达62.4万,同时在线18.2万网友观看,网友留言互动37.5万条,正能量留言满屏。一是大年初二在纪念馆广场、微信视频号、抖音号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了“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万家灯火迎新春”春节主题活动,开展《回望山川 拥抱未来》——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情景讲述,线下吸引600余名社会公众驻足观看,线上累计近6万次人在线观看。二是大年初三开展5·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主题陈展《山川永纪》线上讲解直播活动,直播活动受到线上线下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,近两万观众在线进行观看。三是大年初四,开展户外场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讲解直播活动,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肯定,据直播后台统计,累计有62.4万社会公众观看直播,最高同时观看直播的社会公众达18.2万人、单场增加粉丝2600余个。四是春节期间制作新春贺岁视频、活动剪影、花絮等小视频3个、宣传推介海报5张,都收到不错的反响。


大地回暖春将至,万物复苏展新篇。纪念馆人、文博人、文旅人2023年满怀信心和希冀,奔向明天。